广州,不夜城。
食在广州,早餐也冠上不夜之名。
因为这座城,早餐不设时限。
以为广州早餐只有艇仔粥油炸鬼,再配上一碟鲜肉布拉肠淋上两勺酱油那就大错特错了。广州早餐品类多元极盛,工序至繁至简,味道清淡带甜。细数起来,不仅有西关艇仔粥、油炸鬼、鲜肉云吞面、水晶笋尖虾饺、豉汁蒸凤爪、甘香咸水角、紫菜杂锦丸河配上脆皮鱼皮、鱼肉净云吞等古早味,更有松露汁野菌意粉、帕尔马火腿比萨、法式brunch等年轻人喜欢的新式口味。
我,何嘉华。电台界最懂美食[老广州]汽车玩家。
他,肥强,电台界最迷美食[新广州]古琴专家。
我们是电台最佳美食拍档,是生活最懂美食兄弟[孖肥s]。
关于哪一份早餐最广州、吃起来最有幸福感的话题,是我们一直以来试图“完爆”对方的老梗。为了心中的这份美食,我们甘之如饴的穿街过巷,以舌尖佐证广州早餐的那些最人情味瞬间。
那年冬天,我坐在父亲摇晃得铛锒作响得单车后座上,一同到西关搭上收晚十点的母亲。三人围坐,一张圆桌,他们一碗大蓉,我一碗细蓉。缕缕白烟穿梭于横街窄巷,少时迷恋独享云团面的优越感,今时却怀念那份父母宠溺的氤氲。
如今走进广州老西关,大地鱼汤底香气则是唤醒旧事最佳良方,那份狭缝中生存的旧香气唤醒了一代代的新广老广。大细蓉在老广心中无谓早餐必备,无论何时一碗大蓉,适时添上一勺浙醋加上三两咸酸。最好点上一盘怀旧锦卤炸云吞,外皮入口松化,内肉柔韧鲜甜,少许酸甜酱。而他却是舌尖上从此爱上云吞,因为肥强说:他最爱“啖啖肉”满口鲜的质感,色香味具全的大细蓉就是他对广州早餐最依恋的情感。
吴财记:荔湾区大同路84号和隆里20号
在大学时,“价廉物巨”是鉴定美食的唯一标准,不料竟和它结缘数载。盛夏午间最爱坐在大风扇底下吃放了两大勺辣椒且铺满炸鱼皮的大杂烩粉,然后吃掉鱼皮看着辣油侵占鱼汤的瞬间,刺激倦怠味蕾。那些交织于朦胧热气中的记忆,原来辣椒与夏天更配。
肥强说,这家店已开了三四十年,虽然不是广州最传统的早餐,却符合他一个新广州人的重口味。近乎24小时营业的荣昌,即可做到早餐与宵夜同出一地。一碗合格的大杂烩,里面“两皮、两卷、两丸”缺一不可,两皮是炸鱼皮、鱼皮云吞;两卷是肉卷和鱼卷;两丸是牛肉丸和鱼丸。有趣的是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是出自于潮州的,合起来却变成了潮州鱼旦粉,个中原因,真是耐人寻味。
当我遇上美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恐怕都不够形容,但其实多数人来这十分钟内就会吃完离开,绝不拖泥带水,大口吃完一抹嘴,这便是荣昌中式快餐文化的风范,但贵在每碗质量如初。大家虽然各吃各,终归还是味道情怀把街坊聚集于此。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只要保持原味,我依然会回到这,只为一碗大杂粉。
“得闲饮茶”怎么解?每逢节假日,早晨起来,下楼买份报纸,载上家人,那种熟悉的轻松感充斥着整个茶居。中酒是最爱的早茶之地,喜欢它最传统的味道,或许也是喜欢轻复古的装修。现今喝早茶不一定要赶早,时间是自由的,不少老人家喜欢在早上晨运后才到茶居,于我们年轻人而言八九点亦可,甚至十点也无妨。爱喝茶的人都喜欢坐大厅,因为我们深知茶居里所谓的嘈杂,无非是广州最本土的情感联系了。
我眼中的中国大酒店就像广州一样,具有中式潮流风,包容性一词在广州最能体现,能体现广州早餐的不单单是味道,更是关于早餐美食的广州生活方式。「食街」是不少华侨华人的首选茶居,不远万里只为到这一饱口福,对于一场周游祖国的旅行来说,这的确是个不错的起点,因为广式早茶几乎把传统浓缩在一张点心卡上。虾饺饺皮软韧透亮,虾馅隐约,齿破薄皮,虾肉跃出,伴随着浓郁干笋虾汁,欲罢不能;艇仔粥则是另一种享受,一口绵绵热粥却有着多层口感,爽脆海蜇配上鱼肉柔滑有一两颗脆花生点缀,每一口都能有不相同材料配搭,只因这是用料多元艇仔粥。肥强说广州就是有很特殊的魅力,就像是喝早茶,明明没有这个习惯却不自觉地就被同化了,还爱上了。
对肥强来说,早起的唯一动力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有次通宵加班到天已蒙亮,他想,来个热气腾腾「猪膶肠粉」早晚餐可好?!他对车对食物都一样,讨厌凑合,所以欣然驱车前往。到店随即蒸汽袭脸,香气扑鼻,正好赶上了“老少配”的点——上学。坐在大榕树下,听着隔壁爷爷对孙子的嘱咐,才惊觉,从那次以后肥强便认定了广州是他的家,原来有些朴素早餐能一洗疲倦,感觉亲切如家。
在广州大家为了美食早起,已成为了一种习惯。大多数的传统店铺都还是爱用嗡嗡作响电扇,因为流动的总比闷着好,原来美食不靠金装,依旧客似云来。任何时分来源记点上一碗「猪膶粥」,料足味正,粥底绵绸。师傅在火炉前一边煮一边擦汗却不忘提醒我们,粥要趁热吃,皆因「猪膶」遇热易老变柴干,切勿把粥久置,应尽量热吃,才可以品尝到滑嫩的「猪膶」。入口犹如小鲜肉,脆滑程度令你不得不佩服师傅掌握火候的技术。假如你是识货之人,可先点拉肠解决后,再到收银机前点上一碗粥。
对coffee club的最初印象,是来自我的一个朋友。从澳洲留学归来的他,时不时的跟我追忆留学时光,那时最怀念的就是粤菜,看见烧鹅几乎要扑上去。但到学成归来,每每在这看见THE COFFEE CLUB都忍不住进去点一份澳式肉卷,听着粤语金曲却吃着澳洲的食物,痛并快乐着。记忆有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全身心去记忆,原来很容易被触碰。
由于广州包容性强,在这生活的不止有广州人,更有外省人甚至外国人。时下都市人生活繁忙,讲求快节奏。因此在早餐也要跟上,西式早餐最能体现快,但营养也必须均衡,烘脆甘香面包,绵滑香浓的鸡蛋,搭上酸甜茄汁豆,咸香味浓培根,一个全餐把蛋白质、淀粉、纤维等必人体需营养物质统统囊括,不少人就以此作为平价brunch。我们的选择:两人的早餐来一份豪华澳式全餐,抢着比较好吃些。有时上班路过,也会打包一份美味,为即将开始的一天加满元气。
我最爱的西点不是各类眼花缭乱的cheese cake,也不是五颜六色的甜腻布丁,反而是最朴实的牛角包。我曾经尝试在广州寻找最好吃的牛角包,却发现千金难买心头好。可遇不可求的不止是转角遇到牛角包。
西式简餐,也有讲求氛围。在这里冬天能在外晒日光浴,夏天能在里看日光景,和朋友小聚或邀约一个早餐会,都极有情调。简餐味道却不简单,选择不多,但精品齐全,一份温热松露汁野菌意粉,松露汁的香气沁入意粉里更侵入脑中,脆皮蒜香包沾上浓稠白汁,那个满足。最重要的是强烈增加食欲西式点心玻璃展示厨房与熟食开放式厨房,边吃边看师傅将新鲜的草莓一片一片的铺在蛋糕上,又鲜又甜的草莓配上入口即化的奶油,再加上酥脆的挞饼,好疗愈的味道,再看看认真的师傅最帅的时刻,怎能不让广州人深爱。贴心的是在这里的西点都可以立刻打包带走,就怕你还没想好明天早餐吃什么?
索菲特总能带给人悸动的感觉,或者是它的浪漫历史,又或者是它独有香气记忆。还记得有一年的情人节,肥强吃了一顿这辈子吃过的历史最长的晚餐。(以他吃东西的速度来说是挺不容易的)最后却发现忘记了食物的味道,只记得这顿饭吃得很舒服,还很惦念那份最长的聊天。(事实证明:陪吃者也特别重要)
以前在广州并不流行brunch,但自从五星级酒店布满广州后,新式文化渐起,吃饭讲求味道第一,不过brunch就未必了,氛围才是最重要。假如二人休闲时光,一个brunch,三两好友(其实三两都是肥强),谈天说地。假如有一个餐厅,当你回想起时,只能想象出那份画面与感受,那么这便是早餐或者说是食物带给你最怀念的瞬间。
当早晨的朝阳从窗外洒进房间,或许会伴随着楼外街边熙熙攘攘的人声,那是早餐的叫卖,也是一天幸福的开始。每个城市的早餐文化都是有故事的,在岁月的积淀中历久弥新,将幸福体验从嘴里放入心里,放进每个人的记忆里。让国民家轿——赛欧3带着我们,去追寻这种看得见闻得到、吃得香的特色美食早餐,获取不可言喻的小满足,将幸福的感觉咀嚼在口中慢慢回味。